專欄文章

Article

【生命之星】全台唯一萃取醫療等級的天然原料-蠶絲絲素蛋白

lifestar

介紹蠶絲絲素蛋白的原料──蠶繭、蠶絲

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有養過蠶寶寶,也看過蠶繭,而蠶絲就是組成蠶繭的重要元素。當蠶寶寶的絲線擠出液狀物質,遇到冷空氣會硬化成連續的長纖維絲,就是我們熟知的蠶絲。蠶寶寶開始吐絲前,蠶體會收縮變成透明的模樣,經過三天的吐絲時間結成了繭,並以 8 字型不斷的擺動,而蠶絲居然可以長達1.6公里。

蠶絲有哪些成分?

經研究發現,繭絲的化學組成主要為75%絲素和25%絲膠兩種蛋白質,此外還有少量的蠟質、色素、碳水化合物和無機物等存在於絲膠內,而因為有過多雜質殘留於絲膠內,所以真正可以使用且珍貴的是絲素。

蠶繭的品質要怎麼把關?

蠶繭一般呈橢圓形、橢圓束腰形、球形、紡錘形等不同形狀,繭有白、黃、淡綠、肉紅等顏色。而蠶繭也有分為不同的等級,絲量價值、絲質價值、解舒價值、群體價值都會影響蠶繭。
而生命之星與苗栗獅潭的泉明蠶寶寶生態教育農場一同合作,這樣一來不只可以支持養蠶事業,品質上更是有保障,不論蠶繭或平繭,只要未經過其他化學修飾,生命之星都有後端萃取及加工技術,可後續做成敷料等相關產品。

早期蠶繭應用

蠶繭自古以來即被作為衣服,早期也應用於外科手術縫線,顯示蠶絲對人體有安全性、親和性和無過敏等反應。而一般蠶繭加工製作成絲,要經過下列的流程:1.植桑取蠶2.熱水煮蠶(繭料)3.手工拉絲4.抽絲取頭5.集絲成束6.仿製生絲7.染色織捐,才能成為我們常見的真絲衣料。
不過在以往,想要取得蠶繭,都要經過抽絲剝繭,把活生生的蠶繭放進熱水中,再由人工剝除,保留完整的蠶繭來製成衣物,對現今來說過為慘忍,所以生命之星所配合的養蠶業者,是推算蠶蛹發育適期( 完成吐絲後 ),把蠶繭剪開,取得活蠶蛹,讓他們得以完成人生中的最後一件事情,交配、生育。

了解台灣蠶繭農業盛行到沒落

1895年,日本人引進優良蠶種入台,生產蠶繭銷回日本加工成衣物、棉被,由於蠶繭需求大,所以在1973年後的五、六年間,是台灣蠶業史最風光的期間,全台年蠶繭量達1800多公噸,裁桑面積超過2700公頃,收繭單位及相關廠商達三十多間。但由於台灣產業的轉型以及中國大陸也開始養蠶,大量的蠶繭導致供過於求,加上台灣蠶繭價格高於大陸,於是在漸漸缺乏競爭力的情況下,目前只剩下苗栗農業改良場內還保留著完整圖以及蠶業相關用具。

生命之星執行長陳孟專博士發現蠶繭不一樣的價值

回國後,陳博士就一直在思考,到底有什麼產業可以不對環境造成負擔,真正的達到永續發展。後來在一次因緣巧合下讓認識了蠶繭,也了解到蠶繭農業的沒落,於是開始研究蠶絲絲素蛋白到底還能運用在什麼產業上,讓它發揮不一樣的價值。

蠶絲蛋白應用極致

以技術研發及生技產品為主要業務,專精於使用純天然材質「蠶繭」進行核心成份蠶絲絲素蛋白萃取及醫療器材產品開發。後續更發展到美容保養產品:5S3C、寵物醫療等,讓大眾更加了解蠶絲絲素蛋白的好處,希望可以提高蠶繭的經濟價值,讓蠶繭事業得到重視。

致力研究提高蠶絲蛋白純度

一般市面上的蠶絲蛋白濃度為95%,但生命之星追求極致,目前以萃取出高達97.5%的蠶絲絲素蛋白,稱之全台第一。且生命之星有自己的無塵室,研發、開發環境都讓大家有目共睹,在醫療、美容產品上堅持高標準的生產。

環境永續是初心

蠶繭是大自然產物,而生命之星所研發的產品,沒有添加任何自然不能分解的物質,因為這樣一來才能達到真正的永續發展。而產業要怎麼跟環境取得平衡,是我們的初衷,也是我們未來在發展上會堅持遵守的信念。